|
經典家訓品讀时间:2021-09-14
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家風好,就能家道興盛、和順美滿;家風差,難免殃及子孫、貽害社會,正所謂“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”。領導干部要帶頭注重家庭、家教、家風,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,以實際行動帶動全社會崇德向善、尊法守法。
機關政工黨支部 張冬 大家好,這里是陜西省農墾集團沙苑農場紀委策劃推出的《家風誦讀特別欄目》,我是張冬,今天由我為大家誦讀一則經典家訓——《孔子論修身》。 孔子創立了儒家學說,他一生不懈地教化民眾,要人們修身、齊家、治國平天下、格物、致知、誠意和正心。其中,以修身為第一要務。孔子說: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欲平天下者,先治其國。而修身的先決條件是格物、致知、誠意和正心。即要努力觀察和研究事物,探究事物的發展規律,不斷獲取高深的知識和智慧。有了高深的學問和智慧,就能心誠意實,言行一致,即使無人在時,也照常遵守道德準則,保持情緒平穩,平常心,沒有憂患,很好地修身。 他認為:人都不修身,沒有教養、涵養。沒有做好社會德行教育,社會就不能很好地安治。只有全社會都重視道德教育,有教無類,以修身為教育之本來達到國家的治安和強盛。 孔子所說的修身,就是學習做人的道理,就是教化和教育,做有文化涵養的文明人。他要求弟子都能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內自省。幫別人出謀和做事都要盡心盡力,和朋友交往要誠實守信,老師的傳授要時常溫習,這樣才能很好地修身養性。還說修身是以仁為本,以“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為最高原則,不論是帝王還是普通老百姓,一切都要以修身作為根本的要求。 上一篇2021年國慶節廉潔提醒函下一篇紅色家書誦讀 |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