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“學習先進典型,倡導文明新風”系列宣傳活動(三)时间:2022-04-19 【转载】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摘抄
雷鋒是時代的楷模,雷鋒精神是永恒的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,需要更多時代楷模。 ——2018年9月28日,在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參觀,向雷鋒墓敬獻花籃
我們要見賢思齊,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。學習雷鋒精神,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,在自己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。 ——2018年9月28日,在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參觀,向雷鋒墓敬獻花籃
全國道德模范 大山女孩的“校長媽媽”張桂梅 張桂梅,女,滿族,中共黨員,1957年6月生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,199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,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書記、校長,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(義務兼任) ,麗江華坪桂梅助學會會長 。她把全部身心投入到邊疆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和兒童福利事業,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,是華坪兒童之家130多個孤兒的“媽媽”。她常年堅持家訪,行程11萬多公里,覆蓋學生1300多名,為學校留住了學生,為學生留住了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。她吃穿用非常簡樸,對自己近乎“摳門”,卻把工資、獎金捐出來,用在教學和學生身上。她以堅韌執著的拼搏和無私奉獻的大愛,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。
中國好人 “孟戲迷”堅守37年唱孟戲 傳承非遺守初心 李安平 李安平,男,1968年4月生,中共黨員,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旴源孟戲劇團副團長。他專注孟戲,把瀕臨消失的廣昌孟戲旴河高腔及海鹽腔遺音傳承發揚;他排除萬難,創作編排了本土特色的《送別》《紅蓮花開》等多個創新;他堅守初心,發揚壯大劇團,培養了一批唱孟戲的孩子。2006年5月,廣昌孟戲收錄進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。2008年9月,李安平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(廣昌孟戲)代表性傳承人。
劉美紅,男,1968年5月生,中共黨員,華北油田公司技能專家,現為華北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廠饒陽采油作業區集輸工。自1987年參加工作以來,他扎根石油一線34年,秉承弘揚“工匠精神”,崗位練絕活,革新創效益,突破了一項項技術瓶頸,創新出一個個技術成果,被工友們稱為“工人發明家”,先后取得各類創新成果53項,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60項,榮獲河北省優秀科技質量成果獎17項,為企業降本增效9000余萬元。
科研工作者臨危受命勇擔當 用科技護佑人民健康 段凱 段凱,男,50歲,中共黨員,湖北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、總經理。段凱執著堅守科研一線20余載,將全部心血投身于傳染病預防事業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,作為科技部“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的研制”“2019-nCoV感染恢復期患者特異性血漿和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的研制”兩個重點攻關項目負責人之一,他主動作為、勇挑重任,充分發揮多元化科研力量優勢,帶領團隊全線出擊跑出科研加速度,全域作戰保障疫苗研制和生產進度,為推進疫情防控工作貢獻硬核力量。
|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