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先鋒視頻文字摘要雷建軍时间:2025-10-22 【原创】 沃野躬耕三十年,我的根與路 我是雷建軍,在陜西農墾這片土地上,已經扎扎實實干了快三十年。從一名退伍軍人,到基層保衛干事,再到后來成為農場班子成員,崗位在變,但我的心始終在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上。 還記得1996年黃河灘區鬧蟲災,棉花地里的情況讓人揪心。看著職工們愁眉不展,我心里特別著急。當時我橫下一條心,非要闖出一條路不可。引進抗蟲棉那會兒,很多人都在觀望,我就先試種了10畝。那段時間,我幾乎天天泡在地里,觀察長勢,記錄數據。收獲時節,畝產突破330公斤,比普通棉花高出三成多,職工們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。后來大家跟著種了近千畝,棉花產業總算走出了困境。 2002年,我又盯上了冬棗產業。說實話,剛開始心里也沒底,但我認準了黃河灘區的土質氣候適合種冬棗。引進沾化冬棗苗木后,我在嫁接技術上下了很大功夫。結果讓人欣慰,畝效益比傳統大棗翻了一番還多。現在農場里千畝冬棗園郁郁蔥蔥,成了大家的"搖錢樹"。 在我心里,職工的事就是最大的事。這些年來,我自掏腰包給職工買科技書刊,幫困難職工擔保貸款,前后加起來有十來萬。有人說我傻,可我看到職工們日子一天天好起來,就覺得值。更讓我欣慰的是,通過組織培訓、外出考察,越來越多的職工掌握了科技種養的本領。現在農場里有15戶困難職工脫了貧,很多人靠著自己的雙手走上了致富路。 組織上給了我很多榮譽,"全國農林水利產(行)業勞動獎章"、"陜西省勞動模范",這些榮譽我很珍惜,但更讓我珍惜的是職工們叫我"貼心人"。每次走在田間地頭,聽見大家親切地打招呼,說說家里的收成,那種踏實的感覺,是任何榮譽都比不了的。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,我把最美好的年華都留在了這片土地上。有人說我太辛苦,可我覺得,能看著農場一天天變好,職工們日子一天天富裕,這種幸福,千金不換。我還想再干些年,和職工們一起,把我們的農場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。
上一篇先鋒視頻文字摘要侯江偉下一篇先鋒視頻文字摘要田祎 |